8月4日,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医院广场上掌声阵阵,一场别开生面的收徒仪式隆重举行。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敬杰,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广东省中医院党委书记史俏蓉,广东省中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出席活动。民盟盟员、广东省中医院知名专家丁邦晗教授和欧海宁教授正式收徒,来自贵州医院的付文华副主任医师、杨秀令主治医师、陈嘉儀副主任医师、刘娇医师行拜师礼、敬拜师茶,开启了跟师学习之路。
此次收徒带教不仅是中医传承的生动实践,更是民盟广州中医药大学委员会发挥界别优势、助力贵州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具体行动。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广东省中医院与贵州携手共建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旨在通过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贵州中医药服务能力。丁邦晗教授、欧海宁教授作为医院的学科带头人,深耕中医临床与科研数十年,在急诊医学和康复医学领域造诣深厚;作为民盟盟员,他们始终牢记“奔走国是、关注民生”的使命,积极响应民盟中央关于“服务地方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号召,将此次收徒带教视为履行社会责任、推动中医药传承的重要契机。

两位教授将定期赴贵州坐诊带教,通过病例讨论、处方点评、专题讲座等方式,传授临床经验,促进相关学科的人才培养,带动学科发展,进而为贵州中医药人才培养搭建优质平台。

丁邦晗简介: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临床医学博士,广东省中医院急诊大科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届杏林名医;广东省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委员、广东省委会常委。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急救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胸痛中心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广东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副主委、广东省预防医学会急症预防和救治专委会副主委等。
作为负责人制订指南1份、专家共识3份;发表论文百余篇,主编教材/专著5部,副主编专著与教材6部,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9项。擅长内科急危重症的救治和心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热衷急救科普、慢性病养生指导和养生保健知识传播。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表现为心慌、胸闷、胸痛、头晕、失眠、自汗盗汗、呼吸困难、水肿、咳嗽、消渴等内科病症,包括心律失常、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肌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睡眠障碍等;在动脉粥样硬化的逆转、室性早博及扩张型心肌病疗效卓著。
2020年支援武汉抗疫医生。2018年“荣耀医者——科普影响力奖”获得者;2020年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学分会“特殊贡献者”。国家重点学科——中医急诊学负责人,教育部“中西医急症学”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负责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负责人,“全国中医急诊论坛”创办人,省级课程“中西医急症学”线上、线下课程负责人,连续三年获广东省政协优秀提案奖,中国民主同盟成立80周年优秀盟员。

欧海宁简介: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民盟盟员,美国纽约大学RUSK康复医院访问学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大科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针康学院康复医学系主任。兼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康复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副会长兼老年康复分会会长、教育分会副会长,广东省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康复分会常委,中国康复医学会老年康复分会常委等。
师从国医大师沈宝藩,从事中西医康复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1年,主要研究神经系统疾病和骨关节损伤的康复,对中风后偏瘫,认知功能障碍、肉毒毒素治疗有较深入研究。带领团队进行教学及专科建设,曾担任国家一流专业负责人、两门省级一流课程负责人,获广东省康复医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次,2023年获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8年“岭南名医”,2020年、2021年广东省医院协会康复医学分会“优秀科主任”,2020年第二届广东实力中青年医生,2023年广州市卫健委第六届(首届省市联合)“广州最美医师”。主持及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参编教材5部,主编及参编其他著作10余部,参译1部;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