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强,1981年11月生,广东梅州人。2020年4月加入民盟。现任民盟广东省委会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汕头市委会委员、汕头大学总支副主委,汕头市政协委员,汕头大学商学院院长、MBA教育中心主任、全球潮商研究中心主任。2014年入选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2017年入选中国教育部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首批名单,2018年、2021年两次入选汕头大学卓越人才计划拔尖人才。
午后的阳光洒在汕头大学的校园里,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在这宁静而美好的时刻,商学院院长梁强的办公室里传来了热烈的讨论声,墙上的白板勾勒着研究思路,旁边贴满论文资料。在这里,梁强不仅是一位求学之路的导师,更是学生们心中的“宝藏”,他总是细心聆听学生的问题并耐心解答,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引导他们在学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他还是一位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学者,作为民盟盟员,梁强始终关注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社会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科研与教学的“持之以恒者”
尽管行政事务繁忙,梁强仍然活跃在科研一线。他聚焦家族企业和创新创业管理等领域开展研究,深入调研和观察企业,同时也服务于企业实践,致力于用学术研究的脚步丈量民营企业的传承与发展之路。
在汕头大学商学院工作近13年以来,梁强取得了丰硕的的学术成果,发表学术论文和著作成果50余篇,主持纵向和横向课题40余项,研究成果先后获得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13)、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5)、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论坛最佳论文奖(2016)、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奖(2024),多次获得创业与家族企业国际研讨会优秀论文成果奖。
多年来,梁强坚守教学一线,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和创新。2013-2015年,藉着汕头大学和以色列理工学院合作创办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契机,他与以色列理工学院塞缪尔•尼曼高级研究院教授合作开设“Value-Based Innovation”课程,探索以设计思维驱动的创新管理和商业设计方法,并通过该课程成果孵化了三家从事智能制造、生态农业和文化创意的新创企业。2015年,联合艺术与设计学院、工学院设立“工程-商业-设计”跨学科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培养“产品设计与创新战略”方向的设计学专业研究生,并指导跨学科研究生团队斩获2019iF国际设计大奖。此外,他还指导MBA和本科学生创业项目连续两次获得广东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金奖。
服务发展的“积极建言者”
在汕头市各民主党派联合调研、民盟汕头市委会的各项调研中,经常能看见梁强的身影。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政议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是梁强作为一名盟员始终不忘的责任和使命。他执笔的提案《关于推动我市狮头鹅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促进汕头市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推“工业立市,产业强市”高质量发展》被列为汕头市政协重点提案;课题调研报告《平台经济规范与发展相互促进的政策研究》获民盟中央采用转化为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提案;论文《人工智能技术升级的就业替代效应分析》获盟省委选送参加民盟第十四届民生论坛,并在中共汕头市委统战部《党派视觉》发表。梁强还牵头承担了民盟中央重点课题“以新质展会赋能现代商贸流通体系高质量发展”,他参与完成的信息《服务产业强市,汕头高校该如何升级发力》获中共汕头市委采用。
学生眼中的“严厉且亲和者”
严谨治学是学生对梁强的第一印象。他曾幽默地表示“我只会组织研讨会”,这虽然是一句玩笑,但足见他对研讨会的重视。在这些研讨会上,梁强以敏锐的洞察力和严谨的学术态度,为学生提供了深入的学术指导。他常常在学生陈述完毕后,简洁而精准地指出问题的关键,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每次“头脑风暴”后,学生的论文质量都能得到显著提升,大家直呼“神了”。
在学术的严谨与日常的亲切之间,梁强找到了完美的平衡。他会把联系方式与地址放在PPT上,鼓励学生通过到办公室或打电话的方式和他交流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他还经常鼓励学生多组织参加团建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进了解、加强学术交流。更为难得的是,在毕业季,他打破往常严肃学者的形象,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参与到毕业生的短视频拍摄中,在“舍不得舍不得”的背景音乐中,与学生相对挥手告别。这种教育理念和对学生的关怀,使得他的形象在学生心中愈发丰满和立体,这种亲近感让学生感到他不仅是一个学术导师,更是一个生活中的良师益友。
作为一名学者,梁强以严谨治学的态度深耕专业领域,学术研究成果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梁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作为一名盟员,梁强始终践行“立盟为公,参政为民”的宗旨,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在不同的岗位上,他始终心怀热爱、步履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