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盟员风采

江门盟员陈娅:用爱谱写教书育人美好乐章

时间 : 2024/10/23 来源 : 民盟江门市委会 字体

  陈娅,1978年6月生,湖南岳阳人,2011年5月加入民盟。现任民盟广东省委会委员、江门市委会委员,江门市政协委员,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教育学院副院长。

微信图片_20240816084041.jpg

  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陈娅对这句话有深刻的共鸣,从事艺术教育20多年来,她始终坚持用爱谱写教书育人美好乐章,以爱践行社会责任,把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江门这片热土。

独自闯异乡,在江门实现教育理想

  陈娅5岁开始学习弹钢琴。1994年,她考取湖南师范大学音乐系,毕业后来到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任教,第一次与江门结缘。“我很喜爱广东文化,就想过来闯一闯。”不久后,陈娅又主动跳出舒适圈,于2004年赴武汉音乐学院钢琴系攻读硕士学位,3年后再次回到江门,在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任教。自此,陈娅深耕侨乡,数年如一日教书育人。

  独自在异乡闯荡,陈娅更懂得以爱育人。课堂上,除了扎实开展专业知识教学,陈娅也会分享一些故事,把一些人生经验传递给学生。久而久之,大家都很敬重这位来自湖南的老师,同学们亲切地叫她“娅姐”。

  20多年的教学生涯里,陈娅主持了42项省市级科研项目,出版著作教材5部,发表论文40多篇,先后获评“南粤优秀教师”“江门市文化名家”等,获得多项省市级教学奖项。她教的学生也获得多项国际、国内钢琴赛事奖项,其中不乏到香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以及波兰留学深造的高材生。在陈娅看来,教师就是要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以爱育人,才是教育的真谛。

微信图片_20240816084220.jpg

  2017年,陈娅推动创办了江门职业技术学院追梦合唱团。她希望通过合唱团,让更多孩子从中获益,“合唱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同时,还能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以及大舞台的比赛中,增强他们的毅力和自信心”。在她的带领下,合唱团先后参加省市各项专业比赛,获得一系列荣誉。她所指导的“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男声合唱团”还先后获得第七届广东省大学生艺术展演合唱类一等奖和广东省第十四届、十五届“百歌颂中华”歌咏活动合唱比赛银奖等多项荣誉。

推动海外华文教育,讲好江门故事、中国故事

  长期扎根江门教书育人的同时,陈娅也很关注江门本土文化。江门丰富的非遗文化、独特的侨乡风情以及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观,深深吸引着她。

  陈娅积极参与江门本土文化创新发展工作,担任江门原创侨批舞剧《侨批·家国》音乐总监,把台山浮石飘色、新会葵扇等侨乡非遗民俗文化融入舞剧,运用竹笛、高胡等民族乐器进行编配,以音乐推动侨批进一步走出“深闺”。她参与撰写的《关于加强华侨文化遗产保护,巩固海内外联系纽带的建议》,获民盟广东省委会采用并作为大会发言和提案提交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在江门市政协的平台上,她先后提交了《关于加速推进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双高建设的建议》《关于推进我市职业教育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建议》等提案,为江门发展鼓与呼。

微信图片_20240816084148.jpg

  为顺应新时代华文教育新形势,陈娅积极推动江门职业技术学院运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通过互联网开发海内外共享的“五邑华文教育数字平台”,加强华文教育数字平台资源管理,组织开发华文教材、中华文化知识等数字教学资源等,搭建平台数据库、信息库,实现教与学全过程智慧化、“教、学、考、评、管”一体化等。“今年我们已经启动了数字平台的建设工作,预计年底前可以完成。”陈娅介绍道。

  “江门是中国侨都,侨资源和侨文化丰富,我希望可以依照五邑海外华侨的实际需求,拓展线上互动,以培养新生代华裔热爱中华文化为主线,以培养中外文化交流使者为方向,推动华文教育的创新发展,筑牢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根魂梦’。”陈娅说。

  2023年5月,江门承办2023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以此为契机,陈娅积极参与推动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与库拉索华文学校、圣马丁中文学校、博纳尔华文学校、阿鲁巴华文学校四所学校组成的“荷属加勒比华文教育联盟”签署华文教育合作协议,迄今已完成126个学时的线上教学工作。

  陈娅打趣自己是一个“多面人”,“多重身份,同样也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担当”,对于自己现在所做的事,她感到意义非凡。站在更加广阔的舞台上,她希望能够让更多人看见江门、读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