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晷湘,1966年1月生,湖南隆回人。1992年加入民盟。现任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管理学院院长、教授。曾任民盟中山市委会主委。
自1997年任民盟中山市委会副主委以来,赵晷湘连续在盟内兼职工作25年。他一直秉持“个人事小,民盟事大”的工作理念,从不计个人得失,实实在在为民盟做事,勤勤恳恳为盟员服务。2011年3月,他被民盟中央授予“全国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民盟主委不是官,是一个讲奉献的带头人”
赵晷湘认为,做民盟领导没有个人利益,只有更方便服务奉献民盟的平台和机会。2001年至2012年,民盟中山市委会没有专职副主委,他跟盟市委机关的同志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尽管没有专职副主委,但我们的工作决不能落后于人。为此,他把完成学校本职工作后的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了中山民盟的日常工作中。他经常与机关专干一起研究制定盟市委不同阶段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修改和审定对外宣传报道、活动方案、盟刊、总结等各种材料,协助管理和审定经费支出,接待盟员来访谈心,外出考察入盟积极分子,组织开展课题调研,带领机关专干看望、慰问住院的盟员等等。2008年5月,为筹备中山民盟地方组织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赵晷湘和机关专干苏荣昌连续10多个夜晚在盟市委办公室加班,时任主委马志刚称赵晷湘是在盟内工作但又不在盟内拿工资的“专职”副主委。
“民盟主委要像家长一样,好好经营民盟这个家”
赵晷湘一直认为,团结产生和谐力、凝聚力、战斗力,要经营好民盟这个家,主委首先要带头讲团结,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担任副主委期间,他积极支持和配合主委的工作;担任主委期间,他主动团结班子成员,工作过程中顾大局、讲团结、重合作。
赵晷湘关心盟基层支部,他认为基层支部必须有活动,有活动才有活力,有活力才有凝聚力。为此,他每年深入基层支部,及时了解组织建设、发展与盟务活动的开展情况,倾听盟员对盟市委工作的意见和建议。25年来,他共计下基层支部400多次,基本上能记起每一位盟员的姓名和工作、生活情况,并对每一个支部组织建设、参政议政、盟务活动开展等情况了如指掌。
赵晷湘还十分关心盟员成长成才,他每年坚持到盟员所在单位了解大家的工作情况,到相关单位协商解决盟员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的困难。2018年,一个年轻盟员在单位轮岗到与自己专业不相符的岗位,她向赵晷湘表达了做自己擅长的专业工作的想法。为了让该盟员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更好服务社会,赵晷湘3次来到该盟员所在单位,当面与主要领导沟通,得到其理解和支持,该盟员也顺利转到自己擅长的工作岗位工作。
“热爱民盟永恒,奉献民盟永恒”
“一世民盟人,一辈子民盟情!虽然我不在民盟领导岗位上工作了,但我对民盟的热爱永恒、奉献永恒!”赵晷湘在2021年发表离任感言时说道。退出民盟领导岗位以后,他一如既往关心支持中山民盟事业发展,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主动为中山民盟的参政议政作贡献。他关心中山民盟各基层支部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机关建设,全程参与盟市委重点课题调研,并负责把关课题调研报告的质量,积极参与中山民盟各支部调研课题评审,认真遴选并修改盟市委提交市政协大会的集体提案等。2023年,他获评“中山民盟参政议政工作先进个人”。
“因为优秀,所以民盟;因为民盟,所以优秀”
“因为优秀,所以民盟;因为民盟,所以优秀”,这是赵晷湘入盟32年来的感受和体会。入盟前,赵晷湘已在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北京大学《经济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并提出“创立城郊经济学的建议”,获评“湘潭大学优秀科技工作者”,《湘潭大学校报》也以“佼佼学子”为题报道了他的科研工作优秀事迹。入盟后,赵晷湘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他一直认为,作为盟员,本职工作是我们的看家本领,因为这不仅关乎个人,更关乎民盟形象。他常常跟年轻盟员说,入盟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从而让自己变得优秀!赵晷湘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主编出版了我国第一本系统研究城郊经济问题的专著《城郊经济学》,在《新华文摘》《财贸经济》《学术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并完成省级科研课题4项、市级科研课题25项。2009年他率先提出的“全域中山”理念,先后被2010年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和2011年中共中山市委工作报告采纳。他本人先后获得南粤优秀教师、中山市先进社科学术工作者、十佳感动中山的人民教师、中山市先进工作者和中山市首届“优秀社会科学专家”等荣誉称号。
“个人事小,民盟事大”,让赵晷湘兼职民盟工作时以盟为家,乐于奉献;“个人事小,民盟事大”,让他在完成工作时高标准、严要求,取得可喜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