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克全,1940年7月生,广东普宁人。1998年6月加入民盟。曾任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军埠卫生院中医副主任医师。
从医近60年,陈克全医术精湛,救人无数。他倾情中医,传承弘扬中医国粹;潜心研究中医理论,著作颇丰;热心公益事业,免费施茶益民;捐资助学,帮扶贫困学子完成学业;热心盟务,曾获评民盟揭阳市委会“优秀盟员”。
勤学敬业
陈克全年少时因父亲长年患病,立志长大后要做一名医生,治好爸爸的病,也救治千万个像爸爸这样的病人。高中毕业后经考试,他如愿成为普宁县第二届中医学徒,从此踏上了济世活人之路。回忆起那段艰苦的学徒岁月,陈克全说:“我应该跟医学有缘分,一当起中医学徒,我就一门心思认真钻研起中医理论知识,同时也努力学习、领会和运用师傅的丰富实践经验,在越来越多地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临床的操作技术,像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缝合、切开排脓、洗肠、洗胃、导尿、冲洗膀胱、体外排尿以及针灸技术等等,我在出师之前已深得病人信任,师傅们都夸我聪明能干,放心让我独立操作诊病。”
出师之后,由于工作需要,陈克全先后被调往几家诊所、卫生院工作。有些诊所位于山区,地处偏僻,居住人口较少,当地村民看病困难,他经常挨家挨户上门义诊。他到任何地方都把病人视同亲人,遇到病重的患者会亲自护送到上级医院诊治,偶尔还会自掏腰包为那些贫病交加的患者缴纳医药费。每当他要被调到其他地方时,群众都依依不舍。
热心公益
从1990年起,陈克全便指示在普宁流沙开设立德药店的女儿每年夏天为群众供应免费凉茶,年年如是。他亲自指导免费凉茶的配方,并应时节变化有所变换,如火热天气就用竹叶、蓬叶、石膏、茅根、夏枯草等药物防暑降温,如感冒流行就多加柴胡、荆芥、大青叶、板蓝根、重楼、紫花地丁、蒲公英等抗病毒的药物。1992年8月14日,《揭阳日报》报道了立德药店这桩“想群众所想”的善举。随后普宁电视台以“人物采风”和“普宁新闻”两次报道此事,多地电视台作了转播。中华诗词学会王路风先生有诗赞曰:“蜜意浓茶和药煎,凉茶解暑不收钱。难得廿年如一日,克全馨德五湖传。”
2011年陈克全移居深圳后,还多次回揭阳参加盟市委组织的义医义诊活动,并积极参加深圳市老中医协会、深圳市福田区医疗行业协会及深圳市中医药健康服务协会的义诊活动。为了更有效地帮助患者,陈克全回家后,仍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对患者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2015年,深圳市老中医协会授予陈克全中医诊所“深圳市中医慈善诊点”的牌匾,并对其颁发“热心中医公益慈善大使”荣誉证书。2016年,陈克全中医内科诊所被深圳市福田区社会医疗机构行业协会授予“公益机构奖”,陈克全被授予“公益个人奖”。2020年汕头潮南水灾,陈克全向灾区捐赠了两批止痒酊药水数千瓶。新冠疫情期间,陈克全参加了深圳市卫健委献方献策活动,所献方药被纳入了深圳市中医药防治新冠病毒感染方药数据库。2022年又向广东省中医药局、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就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提交了建议。
捐资助学
陈克全1962年从普宁兴文中学高中毕业。60多年来,他都是兴文中学的热心校友。他是兴文中学同学会的第一发起人,长期致力于尊师重教活动,不仅本人捐资支持母校建设,还时常动员国内外校友回校观光、捐资建校。
陈克全资助了多名贫困学生,这些学生都与他素昧平生。他资助过下架山镇石盘小学三位孤儿的学费和生活费,资助过麒麟镇后山小学和兴文中学的六位特困生,资助过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等学校的十余名贫困大学生,让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此外,他还以“陈克全爱心基金会”的名义奖励家族中学业有成的学子,发放“升学奖”“留学奖”奖状与奖金(每位1万元),陈克全在他们的奖状上写道:“望你学业有成,他日报效祖国!”
倾情中医
作为一名老中医,陈克全对传统医学有着深厚的感情,对中医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状况深感担忧。为了传承中医,陈克全身体力行,秉承“医德传四方”的精神,四处悬壶济世,到了80多岁高龄,仍坚持坐堂垂诊,而且还把医术传承给自己的儿女。他儿子陈立德原本是一位商人,但受父亲熏陶引导,也对中医产生浓厚兴趣,进而潜心钻研医学,成为父亲医术的传承人,不仅治病救人,还开发自己的中医药产品,惠及无数大众。
从医近60年,陈克全始终保持着下班后做笔记的习惯,用他的说法叫“做作业”。今天得了个偏方马上记下,明天发现个新药效也马上记下,日积月累,已很难说清他写满了多少个笔记本。他编著有《医海拾贝》《杏林医贯》《奇难杂症偏方》《中医治疗常见病和疑难杂症(上、下两册)》《延缓衰老术》《儿科二佰例》等书,这一本本“实践出真知”的著作无不倾注着他的心血。他所出之书皆无偿赠予每位有需要的人。“已经80多岁人了,钱留着没用,能为后代留点有意义的东西,让他们少走弯路该多好呀!”
时值新中国75周年华诞,陈克全动情地表示:“我亲眼见证了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现在只愿中医国粹能发扬光大,造福千千万万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