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盟员风采

连州盟员张仁敏:一位老盟员的文化情怀

时间 : 2024/12/02 来源 : 民盟清远市委会 字体

  张仁敏,1943年9月生,广东连州人。1987年7月加入民盟。曾任民盟连州市委会主委,广东省人大代表、清远市政协委员、连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连州中学副校长。

  张仁敏生于黎明破晓之时,成长于国家建设的火热年代。从三尺讲台到基层一线,从民盟组织到人大、政协,都留下了他勤奋的身影。他见证了新中国的辉煌成就,也深刻体会到了国家强盛对个人命运带来的深远影响。回望过去,他深感自豪与欣慰,因为与新中国共同成长的这段经历,不仅成就了他的个人价值,更让他成为了这个伟大时代的一部分。

2.jpg

敢于担当,双岗建功

  20世纪90年代,张仁敏担任连州民盟的主委。那时连县已撤县设市,连县民盟组织也从原来的支部升格为地方委员会。当时,连州民盟因为一些经济方面的失误问题,导致盟员内部产生了一定的思想混乱。张仁敏认为,作为一个参政党地方组织,更重要的是搞好参政议政,在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于是他在连州民盟内部开展了广泛的谈心交流活动,尤其注重向一些年长的盟员宣传正确的大局观念。在尽力解决经济问题的同时,他大力推动参政议政、一人一议活动;同时表彰有作为的盟员,着力调动盟员的积极性。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连州民盟逐步解决了经济上的问题,盟务工作重新回到正轨,组织发展方向也进一步明确,盟组织焕发出新的活力。对此,中共连州市委对连州民盟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民盟清远市委会也授予连州民盟先进基层组织称号,并选派张仁敏代表民盟清远市委会参加民盟广东省委会的有关会议。

  张仁敏对待本职工作同样认真负责。他曾先后担任连州中学教务处主任、副校长,出色完成了连州中学建校一百周年庆祝活动的总体规划筹备等重要工作。

  1998年,张仁敏当选为广东省第九届人大代表、连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发挥余热,助力连州文化繁荣

  2003年,张仁敏离开工作岗位,正式退休。但他退休不褪色,继续为家乡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退休后,张仁敏接受连州市志办公室的聘请,参与编修《连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志》《连州市志》,负责执笔市志中的建置、政权、文体等部分,共四十万字,以及全书的图片搜集、拍摄、选编工作;编辑《连州水路古驿道》《连州九街十八巷》《连州古村落》等文史画册十多集;完成《南粤村情》共五集的编撰,记录下连州1503个自然村落的人文历史;历时八年编修2011年版《连州市志》,该志书共一百七十万字,是新中国成立后连州市最规范的志书;受连州市武装部聘请,参与编修《连州市军事志》(内部发行)。

  张仁敏爱好摄影,他认为发挥余热,有益身心。受中共连州市委的委托,他编印出连州有史以来第一部大型摄影作品集《连州风韵》。在纪念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时,他依据抗日战争时连州作为战时省会的史实,编辑了连州纪念图册《抗战记忆——连县》。

  十多年来,张仁敏自费摄影编印了《城事——图说连州》系列影集,含《连州大道篇》《第一大道篇》《福地连州篇》《十届年展篇》等共十册,收集图片850余幅,用特别的视角记录家乡发展变化、展示家乡发展成果。在新冠疫情期间,编印了画册《非常日夜》和《后封控时期》。两书均被连州市档案馆收藏。

1.jpg

  张仁敏在清远和连州报纸杂志上发表关于燕喜文化和刘禹锡史实的十多篇作品。2002年,为纪念连州中学建校一百周年撰写了专题文章《擦亮一张名片,打造一个品牌》,全面回顾了连州中学一百年来走过的曲折道路,系统总结了连州中学成长的历史经验,对连州中学的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退休后,又为连州中学出版了专题画册《燕喜情怀》。2020年,他整理了连州市文史重要人物杨芝泉的宝贵史料,编撰了专集《杨芝泉史料》。

  除此以外,连州摄影家协会、连州手机摄影俱乐部、连州志愿者协会也都活跃着张仁敏的身影。他不计名利,无私奉献,发挥所长,坚持创作。通过自己的一节课、一首歌、一个展、一本书,努力推动着连州文化事业的发展。

  “为了抢救家乡的文化遗产,为了连州的快速发展。多出点力是必须的。”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