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盟员风采

江门盟员余德明:无怨无悔育桃李 倾尽丹心夕阳红

时间 : 2024/12/26 来源 : 民盟江门市委会 字体

  余德明,1936年4月生,广东台山人。1983年1月加入民盟。曾任台山市广大中学总务主任。

  从战火纷飞的年代走来,余德明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并走向繁荣富强,他深刻认识到,教育是改变国家命运的根本。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起,他便立志要为国家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栋梁之才。在长达四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始终秉持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以身作则,用心去浇灌每一颗求知的心灵。

1余德明老师在美国家中.jpg

敬业乐业,用爱点亮教育

  回顾教学生涯,余德明从最初的摸索,到后来逐渐在实践中掌握教育真谛,整个过程可谓收获满满、成就感十足。在年复一年的工作中,他不断积累经验,掌握了科学、细致的教学管理办法。无论是当科任老师、班主任还是学校中层干部,他坚持做到宽严并济,心里始终装着学生,教书育人成效显著。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所带班级几乎每年都被评为优秀班级。

  对待学生,余德明一视同仁,在注重优生培养的同时,还会花费大量的心力在待进生身上。在余德明看来,待进生的自尊心是非常脆弱的,他就像对待玫瑰花瓣上颤动欲滴的露珠一样格外小心,尽量做到多谈心、多帮助、多鼓励,努力寻找和捕捉他们的闪光点,促其发光。

  从教多年,余德明还遇到过很多学生因为贫穷而辍学的情况。为了让这些学生能够继续完成学业,他多次上门家访,做家长的思想工作,给予学生经济上的帮助。每每看到学生重返校园,余德明都会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正是因为这种全身心的付出,余德明和学生建立了亦师亦友的关系,许多学生毕业步入社会后,仍会惦记着余老师,时常问候、探望他。“爱与被爱都让我感到幸福”,余德明看着一批批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并在各行各业闪闪发光,也由衷地为学生们感到自豪。

台山余德明旧照.jpg

不辞劳苦,用心推动教育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台山分教处于1944年挂牌成立,1946年改组为台山私立广大中学,再后来因为历史原因停办。直至上世纪80年代末,该校海内外校友倡议将台城中学复名为台山市广大中学,得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响应。

  复办台山市广大中学,第一要务是升级改造办学条件,因为台城中学原本的教学设施十分简陋,无法有效满足办学的需求。而升级改造办学条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资金问题。当时,在台城中学担任中层干部的余德明主动担起重任,不辞劳苦多方奔走,组织发动募捐、筹措资金。他积极联系自己的学生做好宣传,发动校友参与捐款。学生和校友们都十分支持这项工作,仅仅两三年时间,海内外校友就捐资建成了两栋楼宇,包括6层高的校友楼和4层高的科学楼,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

发挥余热,用情助力教育

  如今,余德明退休已经有27个年头了。他退休不褪色,坚持在教育领域发挥余热。他经常和一些校友探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经验和建议,帮助学校改进教学质量和管理制度。

3广州大学台山附属中学揭牌成立.jpg

  2016年,台山市广大中学和水步中学合并为广州大学台山附属中学。为进一步做好校园建设,余德明不断跟海外校友沟通联络,发动校友热心捐赠。在他的牵线搭桥下,2018年,校友马汝荣出资在新校区建设了一个校友亭;2021年,马汝荣再次捐助70余万元,助力学校装修新型图书馆。

2余德明老师(右1)与马汝荣学长(中)合照.jpg

  余德明说,教师这一职业带给他荣誉和骄傲,推动家乡教育事业发展,让他的退休生活变得充实而有意义。在接下来的日子,他还会继续发挥余热,为家乡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