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镇凯,1950年11月生,广东揭阳人。1985年3月加入民盟。曾任民盟汕头市文艺支部主委,《汕头日报》编辑,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顾问、汕头市政协特约文史研究员、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歌册)代表性传承人,退休后至今返聘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任理事兼传播办主任。
从农民,到水手、搬运工人,再到企业经理、工人文化宫文体股股长、汕头日报记者,鄞镇凯拥有着丰富的人生历程。他不仅用脚步丈量着时代,也用笔墨记录下了岁月变迁。
潮汕民俗的传承者
对文化民俗的记录、研究和整理、再创作,呈现丰富多彩的族群特征和历史文化,是鄞镇凯半生的工作,在他热情、严谨、翔实的研究中,我们能看到潮汕大地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历史留言。
戴着眼镜潜心写作的他,或者在乡间田野寻觅考证的他,又或者在课堂上为学生和市民、外来学者普及潮汕文化的他,都能让人感受到他对地方历史充满着强烈的情感。每当谈起某个民俗现象,他总能从自己的百科知识库中拿出非常多的实例与你侃侃而谈。比如谈到潮汕做粿,他会从做粿的时节、各个区域不同的爱好、不同的做法说起,“普宁人喜欢吃‘卷章’,揭阳炮台的人喜欢吃‘粿肉’,潮阳人喜欢吃‘姜薯寿桃’,达濠人喜欢吃‘卵卷’……”潮汕粿品的多彩种类,随着他的描述,细致而生活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潮汕丰富的物产、潮汕人对食物的处理、潮汕饮食的文化内涵,都被鄞镇凯记录下来。比如对“薯”的研究,鄞镇凯用自己曾经的山村生活,记录番薯作为主食在日常生活中、在经济困难时期的作用,为何它会是潮汕人很重要的一道食物,其中也包含了当地的时代变迁。再比如“行船那些事”“养猪旧事”,无不浸润着满满的山村和乡野生活。
潮汕文化的守望者
鄞镇凯对潮汕民间文艺,从来不是以一个学者的身份去俯瞰,而是以“自己人”的身份与这些乡风民俗、人文生态握手。他把自己的青壮年分成三段,埋在了“山区的红土里”“南海的波涛里”和“城市的尘埃里”,做的都是重体力活,从年轻时起就钟情于潮汕的非遗文化,是交织在他生命中的一段经历。那些过往的坎坷、磨砺,深深被他记录在脑海中,也细致地被他描绘在心里。
在繁杂劳动中,鄞镇凯热爱学习的念头没有停止。他在空闲之余总会读书,求学若渴。同时,对潮汕本土的文化艺术,更是情有独钟。他从年轻时候就开始写剧评、写歌册、写小说、制灯谜、拟楹联……一直活跃在潮汕文艺界,从未停歇。此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他来到汕头日报社工作。在供职于报社的日子里,他能够更好发挥特长,以记录者、研究者、传播者的身份开始对潮汕文化的守望。
潮州歌册是一种用潮汕方言编写、有着整齐音韵和完整故事情节的说唱艺术,是一项高濒危度的非遗文化。创作和研究潮州歌册是鄞镇凯的专长。“年华易老,技艺永存。希望我们的抢救性工作,能够唤起人们对于潮汕方言保护的紧迫感,不辜负时代使命”,作为一位非遗文化工作者特别是潮州歌册的关注者,对于潮州歌册的保护、传播和发扬,鄞镇凯做了许多工作:以潮州歌册的形式依时依景的持续创作、开班办学、教小孩子吟诵潮州歌册、出教材让潮州歌册的学习更加方便……他还曾出版过《行将消逝的潮汕词语》一书,解读几百条行将消逝的潮汕词条,比如“抽金龙”等方言俗语,并解释这些俗语的来源与用意。
潮汕历史的记录者
对于潮汕抗战历史展示与文物收集工作,鄞镇凯也倾注了大量的精力与热情。他在汕头日报等媒体上撰写文章,如《鲜为人知的抗日记忆——忠烈祠和受降点》,并投入中山公园里忠烈祠的建设中。他撰写了《整合中山公园资源,提升以园养园能力》提案,建议通过整合园内文化资源、加大资金投入等方式,加强对忠烈祠等有历史价值景点的维护。该提案由民盟汕头市委会提交市政协会议,得到高度重视并立案,为忠烈祠的修缮和保护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后来,他还提议将修缮后的忠烈祠开辟为“潮汕抗日纪念馆”,得到市政协的大力支持。
在忠烈祠的布展中,他带领团队,自掏腰包遍访大潮汕各地,寻找抗战文物。许多抗战老兵的家属得知后,纷纷前来捐献相关文物。目前忠烈祠内有一张行军床,就是当年参战军官黄广修的后代捐赠。此外,还有当时的搪瓷碗、日用品、皮箱、军械、子弹,以及当年的报纸、杂志和笔记。还有一本日记,是一位男友参战无归的女性在抗战阵地上的记录。这座以潮汕抗战为主题的博物馆,不仅展示了大量珍贵的抗战文物和史料,还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地再现了潮汕军民英勇抗击外侵的革命斗志和爱国主义精神。他知道,这些事迹,不能忘,这些忠烈的英魂,不能忘!
一座城市的记忆,就是靠着这样的文化史料而存留下来。鄞镇凯让人们对潮汕精神和潮汕文化有了更多了解,也带动了更多的人加入到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来。
如今,年逾七十的鄞镇凯仍然活跃在潮汕文化的第一线。他谦逊客观、孜孜不倦,从这样一位优秀的盟员前辈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