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至30日,第七届“一带一路”文化与产业发展研讨会在敦煌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民盟甘肃省委会主办,民盟酒泉市委会承办。甘肃省政协副主席、民盟甘肃省委会主委刘仲奎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中共酒泉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王雁在开幕式上致辞。民盟甘肃省委会专职副主委鲜新莲主持开幕式。
刘仲奎代表民盟甘肃省委会向莅临会议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既需要各方的诚意决心,也需要各方的远见卓识;既需要规划对接、项目对接,也需要智慧对接、思想对接。作为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地方组织,甘肃、福建两省民盟自2014年策划举办“一带一路”文化与产业发展研讨会,已走过了10年历程。这是迎合“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促进区域交流合作、共同发展的务实举措,也是民盟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实践,更为民盟履职作为延伸了领域、拓展了平台。前六届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在技术合作、产业转移等层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刘仲奎就进一步发挥研讨会平台作用提出三点建议:把研讨会办成交流思想的平台,要以此平台寻求合作,吸引东南沿海地区企业家、投资者来甘肃乃至西部地区观光考察、投资兴业;要不断丰富活动方式,健全活动机制,寻求与民盟中央各类论坛、智库等的合作;要把研讨会打造成机制化、高水平的对话品牌,成为传播丝路精神的重要渠道、团结各省民盟组织的重要纽带、促进全面持续发展的人才智库。
王雁在致辞中,对民盟甘肃省委会及社会各界对酒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关注和关爱表示感谢,对民盟酒泉市委会近年来取得的工作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预祝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
开幕式上,甘肃、福建、天津、四川、河南、青海、宁夏、新疆、重庆、陕西10个省(市、区)民盟组织共同签署了《民盟陆海丝绸之路合作联盟框架协议》。
本次研讨会共收到来自福建、甘肃等14个省(市、区)民盟组织提交的论文102篇,内容从文化传播、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发展三个方面,就文化赋能共建“一带一路”提出了可借鉴的意见建议。会议对50篇优秀论文及作者进行了表彰并颁发证书。民盟广东省委会在全省征集论文35篇,选送8篇参加论坛,其中《“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心型世界城市内主城区红色遗产活化利用的困境与解决方案实践研究——以古丝绸之路起点广州市海珠区为例》(民盟广州市委会/青工委,陈研新、邱健熙)、《“一带一路”国际中文教育对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和路径》(民盟广州市委会/文委,徐朝晖)、《“一带一路”区域高等教育国际交流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路径分析》(民盟广州市委会,杨卓伦)、《经贸文化差异对粤港澳大湾区-东南亚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民盟广州市委会,吴金蓉)、《文化统战视角下中国网络游戏出海发展策略研究》(民盟广州市委会,钟霄锋、郑焕钊)等5篇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
研讨会上,兰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冀青,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元林分别作了《丝绸之路的历史与文化》《敦煌——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宝藏》主旨报告。主旨报告会由民盟甘肃省委会文化委员会主任、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维君主持。
专题研讨会上,徐朝晖作为优秀论文作者代表作交流发言。专题研讨会由民盟甘肃省委会副主委、兰州市政协副主席、民盟兰州市委会主委唐浩漩主持。
第八届“一带一路”文化与产业发展研讨会承办单位民盟青海省委会专职副主委张兴民作表态发言。
来自福建、天津、浙江、四川、河南、青海、宁夏、新疆、广东、陕西、重庆以及甘肃等省(市、区)民盟组织负责人和代表、优秀论文作者、企业家代表、特邀嘉宾共计近100人参加研讨会。民盟广东省委会文化委员会副主任、优秀论文作者徐朝晖,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优秀论文作者邱健熙,优秀论文作者陈研新参加研讨会。(摘编自甘肃民盟微信公众号)